服务科研 奉献群众 彰显军人本色——记基地管理处军人小分队

  基地管理处根据人员组成特点,成立了一支由7名转业军人组成的小分队。这支小分队,工作在后勤服务、科研生产、协调保障等不同的岗位,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作风扎实,执行力强,对自己的工作更是充满了热情与激情,工作中有想法、有办法、肯奉献!
  一、后勤保障服务有点子,点赞多。
  小分队中孙继勇、杨琼、程莉倩三位同志分别负责食堂、车辆、宿舍及保安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中不断谋思路、想办法,科研人员满意度不断提升,点赞多多。
  (一)丰富食物种类,提高就餐质量。
  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的就餐质量,他们从科研人员不同的饮食习惯考虑,不断增创新菜品。丰富早餐数量和品种;中餐增加水果、玉米、山芋等;中晚餐不重样,提前将一周的早中晚餐菜单开好,避免重复。在炎热的夏天让科研人员喝上一碗绿豆汤来解暑、节日里为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送上称心的菜肴,比如在“大雪”节气里送上一碗暖暖的水饺,在端午节送上思念的粽子,元宵节送到期盼的元宵等。在今年抗雪期间,他们把烧好的红姜汤送到田间地头。科研人员生病时,把做好的病号饭送到宿舍。主动延长开餐时间,保证科研人员再晚都有饭吃。
  提高餐饮质量的同时也注意节省成本,经常去当地农贸市场和众彩物流对菜价进行市场调查,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供应价格;随着市场价格的调整不断与粮、油、菜的供应商重新签定供应合同。错时就餐,减少浪费。为了掌握当天就餐人数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科研,采取了微信预约就餐和推迟基地员工就餐时间两种方式,既避免了饭菜浪费且缩短了科研人员等候就餐时间。
  (二)细化入住流程,提升宿舍服务
  宿舍服务坚持每走一客即进行卧具更换、用品清洗,及时对房间进行通风透气;对宿舍房间内的电视、电话、网络、空调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这些设施始终处于正常状态;重新更换门锁,为每间宿舍增配了电开水壶、拖鞋等,同时制定了“基地宿舍入住须知”、“基地宿舍管理细则”,对入住的一些流程和细节进行了规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清洁、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
  (三)保证车辆安全,提高用车效率
  强化车辆维修保养、年检保险、充值加油等事宜,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登记、用车登记、车辆使用规定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车辆安全可靠。同时实行审批制+登记制管理,只要离开基地必须经过领导审批,用车后及时登记,用于追溯及违章处理。在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的综合考量下,六合基地对大巴车的使用进行了公开招投标,从2018年1月1日开始采用了外包服务,启用新车并全程从高速行驶,增加了安全系数,科技人员乘车体验安全性、舒适性提高。
  (四)加强安保措施,严格监管,责任到人
  定期检查记录室外消防栓和室内灭火器;加强对安保人员和门卫的管理,对重点部门、重点地段、重要资源进行重点看护。通过物联网远程监控平台系统的安装,增加探头,实时监控整个基地。还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消防培训,邀请相关保险公司人员开展保险知识及安全知识讲座。
  二、科研生产服务有举措,赞许多
  小分队的华文煊、柏云翔、谷爱东等同志分别负责工程建设、科研生产服务等,大家群策群力不断推动各项服务越来越规范、精细,得到了科研人员的诸多赞许。
  (一)跟踪现场,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现场是负责工程建设同志的主战场,与施工队伍的质量战更是丝毫不让。施工队伍对施工方提出的整改要求时有推诿扯皮、拖延处理、以次充好,所以我们的负责同志在工作中采取了一些部队的管理办法,对所有工作要求、问题,现场制定明确任务及任务执行人、确定完成任务时间、明确奖惩措施等业务流程。确定之前和执行人多次研讨,论证任务的可执行性,但是在任务发布以后一定按照要求严格执行。这种军事化的程序管理在工程建设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工程建设中来自各的金钱、物质等诱惑根本无法动摇同志们的意志,得到了各方的佩服和赞许。
  (二)加强设施维保,提升安全服务。
  针对基地水电气设施的老化,不断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对基地主干道路灯进行全面的检修、更换;对基地食宿、办公区中央空调进行了全面维保;对食宿办公区、挂藏室更换纱窗、门把手、水龙头、软管、阀门、花洒,抽水马桶、下水管等。
  为了减少对科研工作的干扰,充分利用农田休耕期,加强设施排查,通过多走、多看、多检查,并与各项目组科技人员及工人队长保持密切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得到了科研人员的赞许。
  三、接待服务有程序,好评多
  小分队的杨正伟、谷爱东同志负责两个基地的接待工作,他们工作细致、耐心、积极主动,得到了前来参观的领导、专家好评。
  仅2017年两个基地共接待各类参观考察团组150多个,约10000人,其中50人以上的团体活动20余次。接待过程中,做好精心组织安排、优化参观路线、检查环境卫生、背诵讲解内容或者联系讲解专家。在宣传我院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及最新科研成果,扩大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协助院办及相关部门多次完成大型接待任务。
  溧水、六合基地分别入选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两基地年均接待包括大学、中学、小学等不同层面的青少年学生达2000人次,他们的接待得到了参观者的好评。
  四、无私奉献为群众,荣誉多
  (一)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军人小分队的同志们工作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的奉献在工作一线。他们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处处发挥带头作用。如:组织大家给科研人员包饺子、包包子、熬辣椒酱,积极承办党支部每月固定的党日学习活动,在院第一届运动、趣味运动会以及乒乓球等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多人代表农科院参加省直机关的拔河比赛、歌咏大赛等,均取得良好佳绩。在2018年初百年不遇的雪灾、夏季连续的水灾面前,他们积极动留守值班,连续多日抗战在一线,不怕苦,不怕累,抢救了多个单体大棚、连栋大棚及科研试材等免受灾害,发挥了军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军人的本色。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两学一做’的教育成果,带动了其他职工从思想意识上坚定服务理念、奉献精神,增强服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 强化学习,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小分队的同志们不断加强交流学习、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先后参加了“消防知识培训”、“急救知识讲座”、“中秋烹饪大赛”、“诗朗诵比赛”、“征文比赛”、“党团知识竞赛”、“新闻报道写作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18年院“守纪律讲规矩”文化作品评比活动中,华文煊同志获得了一等奖;在基地处“新闻报道写作比赛”中杨琼、杨正伟同志获得优秀奖;在2017年“名人家风伴我行”征文活动中,孙继勇、华文煊同志获得优秀奖;在院“守纪律讲规矩”文化作品创作活动中,孙继勇同志获得一等奖、杨正伟同志获得二等奖;在“名词历史  开创未来”省级机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歌咏比赛中,程莉倩同志荣获独唱三等奖;在2018年基地处春节联欢会上军人代表的军体拳、三句半、舞蹈等均获得了好评。通过诸多活动的参与,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
  工作学习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风气。目前1人在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本科专业,1人于2018年报考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本科专业(已远超录取线),1人于2018学习本科第二专业(免考)。柏云翔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CAD软件功能,为科研生产数据的精准收录、院环境温室展示方案的规划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分队的同志们在基地处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全处职工的帮助、支持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奉献”为本色,以“基地是我家,不分你我他”为口号,在为基地建设与发展中,在现代化农业科研院所的创建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