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作所水稻研究室
  粮作所水稻研究室的水稻育种工作开始于上世纪的战火纷飞的三十年代,老一代科学家从系统选育做起,利用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方法育成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水稻品种。“南京11”,累计推广6000余万亩,是当时南方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还远销非洲,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南京16”,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200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优培九”,是我国第一个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亿亩,2005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南粳44”,凭借高产、抗病、抗倒等优势,成为江苏省晚粳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2011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产粳稻系列品种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实现了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创建了以优质稻米品牌引领市场需求带动优质水稻生产的高效推广模式,2017年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引领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发展”是农科院人的社会使命。水稻育种如何选准自己的目标呢?水稻研究室首席专家王才林早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孕育了一个让中国人吃上优良食味大米的科研梦。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越光米品质好,在日本市场中,他发现不同品质的大米出售价格相差很大,深受日本人喜爱的越光米价格很高,而产于新瀉的越光米尤为突出。于是,他把具有越光血统的日本优良食味品种资源带回祖国种植,但是,产量和品质都不理想,简单的引种是不行的。从此,王才林暗下决心,一定要育出适宜江苏种植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
  回国后,王才林就带领他的团队踏上了潜心钻研之路。他们从引进优异种质资源开始,逐个研究影响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发掘筛选优良食味的关键基因,探索优良食味稻品质的评价方法,建立分子标记聚合育种的技术体系。多少个炎炎夏日,他们汗水湿透衣背;多少个不泯长夜,他们挑灯夜战;多少个蒙蒙清晨,他们湿露沾衣;又是多少个春节,他们奔波在南繁基地……,团队成员攻坚克难、历经艰辛,成功地通过日本品种与太湖流域香米品种的杂交,把软米基因、香米基因、抗病基因聚合为一体,“南粳46”诞生了!它优质高产,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幽香可口,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
  “南粳46”育成了,但是科研团队脚步没有停留!由于气候和生态环境的限制,“南粳46”只适合在江苏太湖地区种植。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受益,科研团队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江苏大地,陆续推出新品种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2、南粳0212、南粳505、南粳2728等系列品种,将优良食味粳稻生产区域北移到沿江、沿淮和山东地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累计种植5000多万亩,其稻谷成为省内外各稻米加工企业竞相抢购的原粮,通过订单生产,稻谷收购价每公斤比市场价高0.4元,每亩增收200多元,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对提升江苏省稻米品质、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南粳46”系列稻米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第一名,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先后获得全国“优质食味粳米”、“金奖大米”、“金奖稻品”等多项荣誉称号。“优良食味粳稻南粳46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先后获得第七届大北农科技二等奖,南京市和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光辉的历史昭示着灿烂的明天。2018年,粮作所的水稻学科在高起点上重新整合,成立崭新的水稻研究室,从优良食味水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杂交稻育种3个方向全面开展水稻的品种创新工作。
  在前辈们的带领下,水稻研究室不断地壮大,现有固定编制科研人员31人,其中研究员6名,副研究员15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8人。团队中具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人。每年有5-10名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等流动人员参与研究。近5年来,先后10多人次被评为院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研究室在2015年获江苏省省级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获2015-2016年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先进集体,并在历年院科研团队考核中名列前茅。
  水稻人没有止步,也不会止步。他们正在陆续推出适合在徐州、连云港,甚至安徽、山东、河南、湖南等省种植的早熟优质粳稻新品种,他们要使优质食味粳稻之花万里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