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进的甘薯研究团队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团队始终秉承“科技兴薯,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在学科带头人谢一芝研究员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勇于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研究团队。甘薯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6人,包括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1人,其中共产党员有4人。甘薯研究团队在粮食作物研究所属于人员最少的研究室,尽管团队规模小,但始终是一个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是团队精神的真实写照,大家深知,只有团结一致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才能形成团队集体的强大实力。
  甘薯研究团队以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甘薯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和甘薯生物技术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以建立高水平甘薯研究团队为目标,通过改进甘薯育种技术,选育优质专用型甘薯品种,研发轻简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建设一支国内外有影响的甘薯科研团队。
  2000年以来甘薯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国家自然基金、江苏省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基金、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国际合作项目30多项,育成甘薯新品种2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个,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15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近年来甘薯团队在优质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国际合作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1、“优质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开发应用” 2017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越发受到重视,食用甘薯消费量也逐年递增,但食用甘薯产业发展存在育种效率低、优质食用品种缺乏、标准化轻简栽培技术不配套、精深加工产品少等问题。对此,甘薯研究团队在有关项目资助下,以优质品种选育为核心,联合育种、栽培、机械、加工等学科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在资源创制、育种方法创新、优良品种选育、轻简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及深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发明了与甘薯嫁接亲和性好的木本二倍甘薯近缘野生种为砧木的育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甘薯育种效率。(2)利用筛选创制的优质食用甘薯骨干亲本,采用放任授粉和定向杂交相结合及F1早代品质鉴定方法,育成了宁紫薯1号、宁紫薯2号、苏薯14号和苏薯16号4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其中宁紫薯1号成为国家三大薯区紫甘薯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3)创建了食用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了食用甘薯轻简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该成果于2017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在江苏省种植面积不大的小作物,是近四十年来获得的一个较大的成果,凝聚了甘薯团队多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积极开展与古巴的甘薯合作,谢一芝、郭小丁二位研究人员获得古巴农业部授予的“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甘薯是古巴的主要粮食作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古巴的甘薯合作研究起始于2003年,特别是2006年,时任古巴蔗糖部副部长、现古巴农业部部长古斯塔沃.罗德里格斯.罗莱罗先生先后两次率团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进行访问,双方签署了合作的框架备忘录和合作协议书。随后的10余年间,依托国家、省国际合作项目,双方深入推进实质性科技合作,开展甘薯资源交换和引种试验,与古巴热带块根块茎作物研究所(INIVIT)合作筛选出适合古巴种植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应用,引进古巴优异种质资源,通过与国内品种杂交育成了“苏薯21号”,开展甘薯高效种植技术在古巴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建立种薯繁殖基地,推广我国优良品种,提高古巴甘薯产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谢一芝、郭小丁等专家多次赴古巴开展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培训,并邀请古巴专业技术人员5人次来华跟班学习培训,提高古巴甘薯生产水平。2018年又邀请古巴青年科学家M.R.Alfredo来我院为期一年的学习,双方的合作深刻阐释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搭建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友谊的桥梁。鉴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长期对古巴甘薯科研工作和甘薯生产的支持和帮助,古巴农业部授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谢一芝、郭小丁两位研究员“优秀专家”荣誉称号,以表彰两位研究员自2006年以来对古巴甘薯研究和生产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此外,为了进一步做好国际合作工作,甘薯团队近年来先后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日本九州农业试验站、国际马铃薯中心等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3、科技服务谱写新篇章
  提供新品种种薯(苗)。科技服务工作是甘薯研究团队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甘薯研究团队主要为农民提供了自主育成的优良甘薯品种苏薯16号、宁紫薯1号、宁紫薯2号、和宁紫薯4号等,使示范县的甘薯品种得到了更新,提高了甘薯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甘薯研究团队明确以农技推广骨干和甘薯种植大户为主要培训对象,以江苏省甘薯主产县灌云、东海、泗洪、六合、句容、赣榆、兴化、江阴等县(区)为主要培训地,采用集中培训和田间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指导和一般咨询相配合的思路,在甘薯生长的关键时期到示范县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近十年来集中举办技术培训班35期,到示范县进行现场指导300多次,培训农技人员、甘薯种植户共计1万多人,发放培训资料1万多份。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留在农村从事田间劳动的主体为老年人及妇女,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为知识缺乏型,给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做好新时期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成效,甘薯研究团队认真准备培训材料,制作以图片为主的多媒体教材进行集中培训,在培训讲解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提高培训效果。同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际需求,确定以现场观摩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培训班办在田间地头,在田间讲解新品种的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让农民亲眼目睹新品种、新技术的增产效果。为了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甘薯研究团还采用了网络和电视台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先后在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农业科技报社、现代快报、扬子晚报、以及网络等媒体上宣传新品种新技术。此外,团队成员在不同场合接受农民的技术咨询,每年的咨询人数达200多人次。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了主产县的甘薯生产水平,促进了甘薯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