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作所麦类作物研究室
  麦类作物研究室是以党员为主体构成的研究团队,15位在编职工中党员有14位。近年来,麦类作物研究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院党委、所支部的领导下,团队党员同志以服务三农、乡村振兴为己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之中。围绕小麦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努力提升本学科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品种培育和产业集成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业绩。
  一、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2016-2018年期间,我们承担了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达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欧盟地平线项目等国家及国际项目占总项目数的60%以上。在全国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中国种业协会小麦分会、全国优质小麦推进协同创新联盟等组织中承担了关键角色。这充分表明,本团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小麦学科优势与特色正在进一步集成与优化,研究能力和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二、科技产出成果斐然
  近5年来,培育了宁麦22等7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22份小麦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其中“一种弱筋小麦育种的亲本选配方法”、“一种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检测样品的制备方法 ”等10多项专利已获授权。制定并颁布“弱筋小麦宁麦18生产技术规程 (DB32/T3280-2017)”等江苏省地方标准4项。在国际《Phytopathology》和《Plant Soil》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宁麦13曾多次获得“麦王”称号,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500万亩以上,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当家品种。
  三、集成示范效果显著
  针对小麦产业发展中赤霉病危害严重的重大问题,组织多学科攻关,通过技术研发与筛选、集成示范,以泰兴全域为基地建立赤霉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赤霉病防效提高了20%。2017年5月12日农业农村部在泰兴组织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张桃林副部长等领导在参观了综合防控示范基地后,对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江苏省农科院系统在推动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方面做的工作,认为整个防控现场展现了科学研究到技术推广全程内容,符合创新联盟机制要求。小麦综合防控技术不仅列入国家和省主推技术,而且被评为农业部创新联盟的十大科技进展。
  四、成果转化成绩突出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江苏高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宁麦22、宁麦23、宁麦24和宁麦26等小麦品种的独占经营许可协议,获许可费1000多万元。为了使新品种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新品种宁麦24、宁麦26为主导品种,以“四田”(即新品种展示田、栽培试验田、高产攻关田、大面积开发田)为阵地,以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为内容,以示范带动服务为途径,使试验、示范、服务、开发并举,实施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工程,加速宁麦24和宁麦26推广应用,目前两品种推广势头强劲,有望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主导品种。在品种示范推广工作中,我们一边坚持新成果、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一边坚持对种田大户的技术培训,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以会代训、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印发明白图、田间地头现场传授、走村串户访问、电视和广播宣传等方式把良种良法配套先进适用技术输送到农户。
  五、团队建设水平提升
  近年来着力加强科研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党小组坚持每月的政治学习,增强党员的四个意识。同时加强业务能力培养,近年来派出6批共8人次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墨西哥等国家进行深造或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倡导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群体作用,形成了团结协作的氛围。目前,麦类作物研究室现有科技人员1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历1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人,有5人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培养对象,史高玲、王化敦和何漪分别入选我院第一、第二批引进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了队伍团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学科研究团队,实现了人才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积聚了学科发展所必需的创新人才。